政策动态:生态环境部加码绿色发展 2023年9月,生态环境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》,明确将投入超200亿元支持大气污染治理、固废资源化等关键技术研发。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统计,上半年环保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8.7%,其中工业废气治理与新能源固废处置两大细...
2023年9月,生态环境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》,明确将投入超200亿元支持大气污染治理、固废资源化等关键技术研发。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统计,上半年环保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8.7%,其中工业废气治理与新能源固废处置两大细分领域增速领跑,分别达27.3%和31.6%。
在焦化、锂电池等重污染行业,新一代高压脉冲电捕焦油器通过AI算法优化电场强度,实现PM2.5捕集效率突破99.8%。山东某焦化企业引入该技术后,焦油回收量提升40%,年减排VOCs超120吨,获地方政府环保专项补贴86万元,验证了“技术降碳-政策激励-效益反哺”的闭环模式。
全国碳市场启动两周年之际,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突破2.3亿吨。环保企业纷纷布局碳捕集(CCUS)、碳资产管理等衍生服务。浙江某环保科技公司开发的焦油回收碳积分系统,已帮助6家制造企业累计获得碳汇收益超500万元。
江苏某国家级经开区联合环保企业,建成国内首个**“光伏+电捕焦油”协同治污园区**。屋顶光伏日均发电2.4万度,直接供给废气处理设备,实现治污过程100%绿电供应。该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《2023绿色低碳典型案例集》,预计年减碳量达1.2万吨。
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李教授指出:“环保产业正从末端治理的1.0时代、过程控制的2.0时代,迈向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的3.0时代。建议企业加快布局数字化监测平台,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供应链体系。”
绿色未来,携手共赢
在现代工业生产中,喷漆房作为表面处理的核心设备,早已从简单的喷涂作业空间升级为集高效生产、环保管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。从汽车制造到家具行业,从机械设备到航空航天,喷漆房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外观、防腐性能乃至市场竞争力。然而,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,传统喷涂作业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、颗粒物等污染物已成为企业必须直面的难题——如何在提升产能的同时实现绿色转型,成为制造业突围的关键。 喷漆房的现代化改造首重废气处理。喷涂过程中,约60%的涂料会以雾状形式悬浮于空气中,其中苯系物、酯类化合物等VOCs不仅对人体有害,更可能引发光化学污染。以某汽车配件厂为例,未安装废气处理系统时,车间内VOCs浓度高达120mg/m³,远超国家排放标准。而配备活性炭吸附+催化燃烧组合系统后,废气净化效率提升至98%,年减排VOCs超50吨,相当于种植3000棵成年树木的生态效益。这种“吸附浓缩+高温分解”的技术路线,可将废气中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,既避免二次污染,又能回收热能用于...
2023年,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“双碳”目标的共同推动下,中国环保产业正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从政策密集落地到技术迭代升级,从市场需求扩容到国际合作深化,行业呈现出蓬勃活力与创新动能。作为深耕环保领域多年的科技企业,河南贝邦环保始终站在技术前沿,以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 近期,生态环境部发布《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进一步明确工业废气治理的阶段性目标,要求重点行业到2025年实现挥发性有机物(VOCs)和氮氧化物(NOx)减排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0%与8%。与此同时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至水泥、电解铝行业,覆盖企业超2500家,碳价持续攀升,倒逼企业加速绿色技改。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,环保产业正从传统的“成本投入”向“价值创造”转型,技术含金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。 在技术领域,智能化与资源化成为突破焦点。以工业废气治理为例,传统活性炭吸附、高温焚烧等工艺因能耗高、二次污...
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深入推进,工业废气治理成为我国环保攻坚的关键战场。据统计,2023年我国工业源VOCs(挥发性有机物)和NOx(氮氧化物)排放量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40%以上,尤其在化工、涂装、电子制造等高耗能行业,传统治理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。在此背景下,河南贝邦环保凭借自主研发的活性炭吸脱附催化燃烧,通过“技术革新+模式创新”双轮驱动,成功破解行业痛点,为工业企业提供“环保达标”与“降本增效”双赢的解决方案。
处理风量:10000-50000m³/h
吸附箱数量:2-5个
处理风量:10000-80000m³/h
转轮直径:1600-3700mm
处理风量:5000-50000m³/h
热回收率:65-85%